注意啦!
2025年9月1日起
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
正式实施!
新旧法律有什么不同?
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?
新法新在哪?核心亮点看这里!
压实四方责任
“防疫靠大家”,这次新法把“属地、部门、单位、个人”的责任都厘清得明明白白!
简单讲就是:街道社区得牵头组织防控,卫生、公安这些部门各管一摊,公司、学校这些单位要管好自家人,咱个人也得做好防护~
大家拧成一股绳,防疫才能更有序!
预警关口前移
监测预警方面,现在会建更多监测哨点,不光盯着有没有病例,连发烧、咳嗽这些 “可疑症状” 也会监测,能更早发现疫情苗头!
要是有风险,会及时给大家发健康提醒,必要时还会启动应急响应。而且现在报告疫情更方便啦,能直接网上报,谁敢拦着不让报、乱改报告,那可是违法的!
保障个人权益
应急处置也更贴心啦!采取防控措施时,会尽量选对生活影响小、又能保护大家权益的方式。
另外,新法也 “把着关”:保护个人隐私,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,更不能拿出去干防疫以外的事儿,隐私有保障!
强化救治保障
医疗救治和保障也升级了!坚持常态与应急相结合,加强中西医结合。
要是因为防控没法上班,公司得给你留着工作,工资也得按规定发;生活必需品供应、老人小孩这些重点人群的照顾,政府也会安排得妥妥的~
传染病如何分类?国标定义看这里!
旧法仅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、乙类和丙类,新法则明确为“甲类传染病、乙类传染病、丙类传染病,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等其他传染病”,并确立了传染病分类划分标准。
传染病分类
甲类传染病
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特别严重,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,需要采取强制管理、强制隔离治疗、强制卫生检疫,控制疫情蔓延的传染病。
乙类传染病
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严重,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,需要采取严格管理,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降低发病率,减少危害的传染病。
丙类传染病
常见多发、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,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,需要监测管理,关注流行趋势,控制暴发流行的传染病。
病种目录有调整,最新目录看这里!
新传法规定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40种,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;乙类传染病27种(非典型性肺炎和肺炭疽参照甲类管理);丙类传染病11种。
(图源:CDC疾控人)
遇到疫情该咋办?新法给你划重点!
01
配合防控是硬要求。依法如实提供有关情况(如行程、接触史、症状等)。依法配合检验检测、健康监测、隔离治疗、医学观察等;
02
保护他人健康。在传染期内,避免从事可能传播传染病的工作(如食品、供水、保育等);
03
个人防护不能松懈。根据情况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、勤洗手通风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;
04
保护隐私,拒绝歧视。不传播他人隐私信息,对传染病患者、病原携带者和疑似患者给予理解和关爱,拒绝任何形式的歧视。
05
报告疫情线索。发现传染病患者、疑似患者时,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、医疗机构或者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。
06
不造谣不传谣。自觉抵制虚假信息,通过政府、卫生健康部门、疾控中心的官方渠道(网站、公众号、新闻发布会等)获取权威疫情信息和防控指引。
快快收藏转发
提醒身边人一起学新法、懂防护!
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!扫面下方二维码,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“ 摇号 ”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;回复“ 电费 ”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!
分享到
